【時代論壇訊】多個基督徒群體於三月十七日(主日)傍晚在九龍佑寧堂舉辦「彩虹之約——共建同志友善教會」聚會,呼籲信徒簽署彩虹約章,推動教會與性小眾同行,讓愛同志的承諾落實教會中,聚會約二百二十人出席。李清詞牧師及陳佐才法政牧師亦在場呼籲教牧和信徒參與聯署。
|
左起:主持黃美鳳(香港基督徒學會)、李清詞、陳佐才
|
該約章指出:「當教內外激烈討論立法的同時,我們同心矢志締造一個和平的空間,讓性小眾的弟兄姊妹在教會中,在安全毋懼怕、互相接納愛護的環境下增進瞭解,明白彼此之間的差異,擁抱上主創造的多元」。合辦單位之一的基督徒學會表示,聯署截至三月十七日下午五時三十分,有一百九十九人參與聯署,聯署至四月底完結,並在五月十七日「國際不再恐同日」中對外發放。
九龍佑寧堂的主任牧師王美鳳表示,這次是難得的機會,讓教會與同志修補撕裂的關係。她希望同志信徒曾在教會受到的創傷能得到醫治,所有信徒也能放下偏見,實踐真正的愛與共融。聚會中播放了〈同志生命見證〉的短片,當中有同志媽媽、同志信徒及變性人信徒分享他們所面對的掙扎,以及在信徒群體中遭受過的傷害。
同志友善約章
|
范立軒
|
香港基督徒學會總幹事范立軒介紹同志友善約章時指出,該約章是參考普世教會協會於九六年及零六年的兩份有關教會與倫理及教會與性的文件寫成。他表示明白教會就該議題達成立場一致非容易,但希望大家也能認同約章中的信念。約章有七點推動教會的承諾,其中包括「接納性小眾的弟兄姊妹領受洗禮,加入教會」、「讓性小眾的弟兄姊妹參與聖餐」、「讓性小眾的弟兄姊妹按恩賜平等參與事奉」、「肯定及支持性小眾的弟兄姊妹與異性戀者一同享有平等的公民權」等(約章全文請參下文)。
行動召集人、眾樂教會卜莎崙牧師表示,希望此行動成為一個起點,讓更多信徒承諾積極推動關懷性小眾。她正積極籌備教育工作及課程,冀讓信徒對此議程有更多了解。基恩之家的黃國堯牧師也表示,教會在面對同志信徒時,需重新詮釋信念。「教會需要有更大的胸襟接納他們,也需要有更多的牧者和信徒起來支持和關懷他們。」
卜莎崙從過往與性小眾的相處中,發現他們大部份過往都曾在教會遭受傷害和不接納。她表示,看見了同志的苦難是每時每刻的,因他們要面對自己、面對社會環境和在教會中被定罪的掙扎。復活節臨近,她期盼信徒能於大齋期內反省耶穌卑微地來到人間時,是參與卑微人的苦難,與他們同行並釋放他們,並以愛反抗排斥與不公義,以祂的生命來捍衛福音。卜莎崙期望信徒以基督為榜樣,思考怎樣能關注性小眾並與他們同行。
人人都該享有家庭的好處
|
左起:馮煒文、卜莎崙
|
聚會亦邀得資深神學工作者馮煒文分享自己在讀經中讀到耶穌對家庭的觀念的新演繹。他指凡信靠祂並遵行祂旨意的人就是兄弟姊妹,這家庭觀念是超乎一夫一妻、非被血緣所局限的,這觀念也非用於將人拒絕於千里之外。馮煒文指在耶穌的時代中,適齡男女不結婚會受人鄙視和被剝奪社會保障,那時社會形成了有婚姻才有家庭,有家庭才有幸福的文化和觀念,但耶穌卻開了一條新路,將婚姻和家庭的概念分拆,「耶穌指出人人都應有家能回,能有家庭的好處,但婚姻卻不是唯一的道路,人不需結婚也可享有家庭的幸福和好處。」馮煒文更勉勵同志信徒,雖然選了這條路是困難的,但選了的人有耶穌的福氣,只需繼續相愛,不需懼怕。
教會需謙卑接納關懷性小眾
香港基督徒學會前總幹事胡露茜回應時則指,信仰就是要回到福音的精神,回到生命有血有肉的掙扎中。她指出聖經的詮釋在不同時代一直也有革新,信徒不應由上而下地應用聖經來定罪,卻應謙卑地承認大家也是罪人。此外,胡露茜也認為一些教會對罪人的判斷太抽離,太過以義人的角度來思考,這做成對被罪者的困迫。她認為判斷人者要先認罪,才有復和的可能。「大家要承認人類對性、神學的認識都有限,總有些奧祕是人不能參透和完全掌握的,教會要謙卑地與性小眾同行。」
最後,會眾一起參與同志友善共融崇拜,並同誦約章。
是次聚會由九龍佑寧堂、眾樂教會、基恩之家、路小教會、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香港基督徒學會、性神研究小組、崇基神學院酷兒團契及姐姐仔會合辦。
約章全文如下:
彩虹約章 — 共建同志友善教會
簡介
「彩虹之約—共建同志友善教會 」行動由不同的基督徒群體組成,包括堂會、機構及神學生小組。我們相信任何膚色、性別、語言、年齡、工作、性傾向、身份、不同能力的人,都是上主所疼愛的;故此,教會應努力締造人人平等、彼此接納、友愛共融的環境,讓基督愛的福音代替傷害。
我們邀請你簽訂「彩虹約章」,當教內外激烈討論立法的同時,我們同心矢志締造一個和平的空間,讓性小眾的弟兄姊妹在教會中,在安全毋懼怕、互相接納愛護的環境下增進瞭解,明白彼此之間的差異,擁抱上主創造的多元,讓「愛同志」的承諾真正具體地落實在教會中!
簽訂彩虹約章,是從自己開始,積極地接納、認識、關顧、瞭解、愛護及珍視同志,帶來真正的共融和平安!
我們的信念
教會是一群信徒,被上主呼召,藉著聖靈,在基督耶穌裡合而為一,並見證及參與上主復和與醫治,創造與更新世界的工程。 合一是教會生活的本質,也是三一上主對世界的心意,因此,教會應致力推動世界的復和、正義、團結及整全。
教會藉洗禮參與耶穌基督的受苦、死亡及復活。信徒共領聖餐,代表世界向三一上主作出認罪、感恩及奉獻的行動,重新委身於上主在基督耶穌裡對世界的救贖及復和的工程。教會與信徒同蒙上主的呼召,藉聖靈的能力,服侍因罪而破碎分裂的世界,擁抱和尊重彼此的差異,以正義、和平和仁愛彼此相待。
教會的倫理實踐,是要將聖經的教導與教會美善的傳統活現在每個獨特的處境中。在過程中,教會受上主的差遣,在基督的愛裡,與那些被壓迫和排斥的性小眾的弟兄姊妹連結,彰顯三一上主的國度。
我們相信:上主接納的,教會怎可拒絕?按上主的形象被造的人,怎可被視為俗物和不潔?(使徒行傳十章)
因此,我們承諾積極推動教會
●與性小眾的弟兄姊妹同行。
●聆聽性小眾的弟兄姊妹的掙扎,按他們的需要和選擇,提供適切的牧養。
●提供一個安全、尊重、接納、信任的教會環境,讓性小眾的弟兄姊妹參與教會生活。
●接納性小眾的弟兄姊妹領受洗禮,加入教會,成為基督合一的身體。
●讓性小眾的弟兄姊妹參與聖餐,與主契合,一同分享上主的恩典。
●讓性小眾的弟兄姊妹按恩賜平等參與事奉,回應上主的呼召及大愛。
●肯定及支持性小眾的弟兄姊妹與異性戀者一同享有平等的公民權。
(圖片由香港基督徒學會提供)
(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每日快拍,2013.03.19)
|